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研究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作者简介:李书恒,男,副主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脑梗死,周围神经病,帕金森,痴呆。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是其对神经功能恢复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于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氯吡格雷组,n=74)和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组(替格瑞洛组,n=74)。两组患者均接受抗血小板、调脂稳斑、改善循环和调控血压治疗。主要疗效指标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同时测量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AA)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ADP)。次要指标包括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为提高结果的可靠性,进一步使用倾向性评分进行匹配。结果 依据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88例患者(每组44例)进入了后续研究。在治疗21 d后,替格瑞洛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但替格瑞洛组mRS评分均值较低。血小板聚集率方面,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MAR-A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3),替格瑞洛组MAR-ADP水平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表现出优越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并且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方面具有潜在优势。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相似,未显著增加出血风险。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在不同患者亚组中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
关键词: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聚集率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385/j.issn.2096-1278(2025)02-0038-05
本文原载于《临床研究》2025年第2期38-42页
版权归《临床研究》编辑部所有,欢迎转发到社交平台,转载请联系后台。
阅读原文请点击: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