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二期论文精选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与机体免疫的影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与机体免疫的影响

尹宏达,岳爱民*,王海溥,沈裕厚

[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 肿瘤科,河南 新乡 453000]

 

作者简介:尹宏达,男。研究方向:肿瘤科相关疾病治疗。

*通信作者:岳爱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yam59090@163.com。

 

摘要:目的 研究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脏功能及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对新乡市中心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包含30名患者。对照组接受单独的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而观察组则接受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结合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的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甲胎蛋白、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生活质量评分(采用QLQ-C30量表)以及肿瘤大小。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内的存活状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甲胎蛋白、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生活质量评分、肿瘤直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CD3+、CD4+、自然杀伤细胞、生活质量评分数值均明显增加,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甲胎蛋白、CD8+、肿瘤直径数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CD3+、CD4+、自然杀伤细胞、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甲胎蛋白、CD8+、肿瘤直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射频消融与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方面展现出显著疗效,相较于单一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疗法更有效地优化了患者的肝功能与免疫功能指标,同时并未额外增加并发症,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和延长生存期限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经导管动脉化疗;射频消融;原发性肝癌;肝功能;免疫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385/j.issn.2096-1278(2025)02-0022-05

 

 

本文原载于《临床研究》2025年第2期22-26页

版权归《临床研究》编辑部所有,欢迎转发到社交平台,转载请联系后台。

阅读原文请点击: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与机体免疫的影响

2025年2月21日 16:58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