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期论文精选丨血清Pannexin1、TSP-1、sB7-H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丁苯酞治疗效果的关系

血清Pannexin1TSP-1sB7-H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丁苯酞治疗效果的关系

郭双喜1,马安娜2,田小军1*

(1.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一病区,河南 新乡 4531002.新乡医学院 护理学院,河南 新乡 453100)

 

作者简介:郭双喜,男,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等。
通讯作者:田小军,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泛连接蛋白1(Pannexin1)、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可溶性共刺激分子B7-H3(sB7-H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丁苯酞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3月至2022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ACI组,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Pannexin1TSP-1sB7-H3表达水平,分析三者与ACI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ACI患者入院后均使用丁苯酞治疗,分析治疗前后血清Pannexin1TSP-1sB7-H3表达差异,并根据治疗效果不同分为治疗有效组(n=91)与治疗无效组(n=49),比较两组血清Pannexin1TSP-1sB7-H3水平,明确与患者治疗效果的关系及预测价值。结果 ACI组血清Pannexin1TSP-1sB7-H3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重度、大面积梗死、颈动脉重度狭窄ACI患者血清Pannexin1TSP-1sB7-H3处于较高水平(P0.05)。治疗后,ACI患者使用丁苯酞血清Pannexin1TSP-1sB7-H3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效组患者血清Pannexin1TSP-1sB7-H3表达水平高于治疗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annexin1TSP-1sB7-H3水平与ACI患者丁苯酞治疗效果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530.4250.46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受疾病程度、梗死面积、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外,Pannexin1TSP-1sB7-H3同样是影响ACI患者丁苯酞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Pannexin1TSP-1sB7-H3三项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934显著高于三项单独预测,且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结论 Pannexin1TSP-1sB7-H3ACI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且与患者丁苯酞治疗效果有关,临床可通过早期监测血清Pannexin1TSP-1sB7-H3水平早期预测治疗效果,以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泛连接蛋白1;血小板反应蛋白-1;可溶性共刺激分子B7-H3;急性脑梗死;丁苯酞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2385/j.issn.2096-1278(2023)08-0005-07

 

 

本文原载于《临床研究》2023年第8期5-11页

版权归《临床研究》编辑部所有,欢迎转发到社交平台,转载请联系后台。

阅读原文请点击:血清Pannexin1、TSP-1、sB7-H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丁苯酞治疗效果的关系

2023年8月17日 15:19
浏览量:0
收藏